南美白對蝦養殖五個要點,助你成功率翻倍
一、苗種
在購入苗種時,要仔細甄別,挑選天然有活力的對蝦蝦苗,不要因價格的些許差別而誤購了攜帶病毒的、免疫力弱的不健康苗種。
二、養殖密度
對于養殖密度,不同區域的水質相差較大,同一區域不同地理環境水質差別也很大,要因地因水制宜選擇合適的養殖密度,權衡好利弊。若投放的蝦苗密度過多,在對蝦養殖末期預先出售一部分成蝦,緩解水體環境壓力,可提高剩余對蝦的售出率。
三、飼料
好的飼料不僅要滿足對蝦的營養需求,利用率高,碳氮比適宜,而且產生的殘留廢物最少,對水質的影響最小。在實際投喂過程中,應靈活應變,根據天氣以及對蝦的攝食活動情況靈活增減飼料投喂量。
四、養殖水體
養蝦過程中,許多問題是由于水的原因引起的,而很多的措施方法也是圍繞怎樣調節水質展開的。水是養殖生物的載體,對蝦的整個生命活動都是在水體中進行的,包括呼吸和排泄廢物,所以,養蝦就是養水,水質是一個人為可控的、最復雜的,也是發展治理空間最大的一個環節。
(1)養殖溫度
在養殖過程中,早晚的溫度,以及曝曬、雨天的溫度變化較大;尤其夏末秋初時節的溫差變動較顯著,應特別注意冷熱交替的變化。溫度較低時,其新陳代謝低下,維持正常新陳代謝所需能量增多,即能量分配在維持新陳代謝上占的比例增大,相應的用于對蝦身體生長及蝦肉增長的能量減少,不利于蝦的出售以及飼料成本的節約。如果溫度較低甚至低于9℃,會有對蝦死亡的現象。相反,溫度增高,對蝦的生長會加快,但溫度升高也具有雙面性,較高的溫度會使水質變化較大,不易控制,溶氧降低,并且微生物尤其是有害菌繁殖較快,不易管理。所以,最好的溫度是控制在22~30℃,或者應需短暫適當調節。
(2)溶氧
較高的溶氧會提高存活率。如果對蝦長時間在缺氧環境中,會導致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以及一系列酶促反應不能正常進行,并且機體受損,發生病變,甚至會導致對蝦“偷死”現象。當養殖密度過大,或者施肥過多時,會導致水體透明度過低,進而藻類光合作用效率降低,并且水體底部微生物和藻類爭奪氧氣,在此情況下,若增氧設備供氧不足,易由于水體溶氧過低對蝦缺氧,導致疾病的發生。當出現溶氧過低情況下,可加入一些抗應激產品如應激靈、維康高穩VC等,并且及時潑灑底氧99或速解靈增加溶氧。
(3)氨氮
氨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對對蝦殘餌以及動植物殘體分解、脫氨產生的;水體pH的增高也會使氨氮含量增加,對對蝦的毒性增大。水體中氨氮的產生與存在和溶氧多少密切相關。除此之外,通過換水、添加生物制劑(多肽活菌王、益菌80等)、飼料投喂少量多次等方法有效降低氨氮。
(4)藻類
對蝦養殖,藻類是根本。藻類不僅可以提供氧氣,還能凈化水質,但藻類衰敗同樣會產生藻毒素。要每天關注藻類變化,經常施用解毒類產品(碧水99)或EM菌(EM6強生原液)等有益菌以防藻類衰敗產生的藻毒素,對對蝦造成的不良影響。除此之外,定期換水并且及時補加藻類(99小球藻+益藻80)、使用應激產品(微晶應激素、維康高穩VC)以穩定蝦苗。
中后期常規水質、底質養護:定期(每7-10天)使用雙氧底凈或底霸99改底,用益菌-80、生態活水素、多肽活菌王調水;并定期(每10-15天)使用碧水99進行解毒。
五、病害預防
(1)護肝健腸胃:
肝臟造血載氧、排毒解毒、腸胃消化吸收營養,所以護肝健腸胃就是保護對蝦賴以生存的生命線。投喂飼料時可適當分開拌料投喂茵膽平肝寶、保肝寧、整腸舒等。
(2)保健免疫、促進生長:
投喂飼料時適當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保健免疫的產品,增強蝦的活力和免疫能力,促進生長速度,縮短養成期:如蝦肥寶、生長快樂、免疫激活強壯素、免疫強鈣硬殼寶。